“医生,我孩子还念书呢!怎么会需要化验梅毒艾滋?”
“医生,我很久没有性行为了,不需要化验梅毒艾滋!”
“医生,我家老人年纪很大了,不可能感染梅毒艾滋!”
“医生,我半年前单位刚体检过,那就不需要了吧!”
“医生,我就身上有点斑,你怎么给我查这个!”
“医生,我就做个小手术,为什么还要检查这个!”
很多人会拿常识说话,可惜人们的常识不一定靠得住,常识往往和一个人的阅历、知识相关,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医的人,能靠常识就能驾驭自己根本不懂的医学知识。
归根到底,人们的困惑多来自于以下几个问题:
1.小孩、老人及自称没有性接触的人会患上梅毒、艾滋病么,
2.没有症状也可能感染这类疾病么
3.这类疾病会在日常体检中进行么
4.医院为何强制在日常手术和治疗前进行此类检查
首先,里面潜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梅毒、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和母婴。
有人会说,可以查症状啊,没症状有什么好查。
艾滋病有无症状期,可长达20年,外表跟正常人无异。所以无法从症状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HIV。
梅毒在各期梅毒相应的临床表现都不尽相同,梅毒也被称为一个“伟大的模仿者”,其表现可以多种多样,患者很难自我辨别,部分症状甚至会消失,隐性梅毒则无明显临床表现。而母亲传给子女的梅毒,可分为早期先天性梅毒和晚期先天性梅毒,晚期先天性梅毒要到5—8岁才会发病,到13—14岁才相继出现症状。
因此感染HIV、梅毒的小孩、老人很有可能没有症状,只能通过抽血化验才能知道。
其次,梅毒、艾滋病还存在潜伏期及窗口期,就是母亲在感染初期未能检测出感染,然后导致了子女的感染。
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而梅毒的潜伏期是2周到3个月。
通过性接触传染HIV、梅毒的患者,有些是伴侣传染而不自知、有些是故意向医生隐瞒、有些是既往感染时未曾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已消退,这其中就包括老人、小孩和一些不“不老实“的人。
血液传播集中在吸毒或者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的人员身上。
血液传播还出现在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中,医院会强制手术及治疗病人进行梅毒、艾滋病的检查。因为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在日常单位及社区体检中不会涉及此类疾病的检查。
这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反方认为,病人的隐私权和知情权需要得到保护,正方则认为,得了病就该治疗,而且艾滋病和梅毒都是传染性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医生的健康权和知情权也需要保护。因为治疗而去查艾滋病、梅毒,这可以理解,但什么是医生的知情权呢?
医生在手术及治疗过程中会反复使用各种各样的针器、锐物,在手术过程中很有可能被扎伤,而让受感染的血液和医生机体接触,美国一项研究显示例患者,有84例(6.4%)曾发生手术中医生机体接触患者血液。通过接触过HIV的空心针筒扎过而被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是0.3%,虽然感染率很低,但是考虑到艾滋病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0.3%也是不可接受的。如果针筒扎入深部软组织,感染几率会提高16倍;
如果针筒上可以看到患者的血液,感染几率会提高5倍。如果能事先得到手术患者是否患有HIV,医生可以做一些特殊的防护工作,而这些防护工作在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的,比如带多几层手套、用专门的消毒器具装载尖锐物,可以有效地避免血液接触,但是会增加手术复杂度,所以对于未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病人,这些措施是不必要的。同时,医生同样拥有拒绝患者的权力,只要他能及时地把患者推荐给其他更合适的医疗机构。
所以,无论是公众还是媒体,在涉及医疗卫生领域专业知识的时候,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常识,而是多尊重医生的判断和意见。
作者:陈铭妍
编辑:许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