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被誉为“伟大的模仿者”,儿童梅毒感染表现同样多种多样,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医院检验科刘彪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身在检验科工作,有时候有些小朋友因为手术需要检查输血四项,结果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这时候家长不乐意了:“你这个结果做错了吧?小朋友这么小,怎么可能得梅毒?”
家长反应这么大我们能理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梅毒人们都是谈“梅”色变,梅毒作为是一种主要经性行为传播的疾病,都认为几乎不可能有性行为的小朋友不可能感染。
那,小朋友有可能经由性行为以外的途径感染吗?
首先,我们来分析梅毒检验结果是否存在假阳性。目前临床常用是通过检测相关抗体的存在而诊断梅毒:梅毒非特异性抗体以及梅毒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指的是抗心磷脂抗体,临床常用RPR或者TRUST试验来检测;特异性抗体指的是抗密螺旋体抗体,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ELISA、TPPA或者TPHA。非特异性抗体因为是检测的抗心磷脂抗体,因此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在儿童中,造成非特异性抗体假阳性的原因一般是某些疾病:风疹、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牛痘疹、活动性肺结核、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麻风、系统性硬化症、慢性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因为在这些疾病中也存在抗心磷脂抗体的存在[1]。因此,RPR及TRUST常作为梅毒感染的初筛试验。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各种检测方法假阳性较少,在老年人、肿瘤患者中偶有报道,在儿童中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虽然临床上存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假阳性的情况报道,但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仍被认为是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2]。所以,如果小朋友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那么我们就认为小朋友目前感染或既往感染了梅毒,而在这之中一岁半以下的小朋友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情况,由于先天梅毒的可能则有所不同,需要视具体情况分析[3]。
讨论检验结果的假阳性情况后,接下来了解梅毒螺旋体。
自然情况下,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梅毒螺旋体在自然界生存的能力极弱,对温度、干燥均特别敏感,离体干燥情况下1-2小时死亡,41℃中1小时死亡。对比之下,很多细菌在土壤、水中能长期生存;需要℃以上,高压半个小时以上才能死亡则是非常顽强了!梅毒螺旋体还对化学消毒剂敏感,在消毒剂中数分钟死亡。从发现它到目前为止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人们甚至不能在体外培养它,人们只能在兔子的睾丸接种中使其存活用于研究!同时梅毒是一种比较容易治疗的疾病,因为梅毒螺旋体对抗生素非常敏感,并且没有对青霉素耐药的情况发生![4]这么弱的一种病原体,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还是可能经由以下途径感染梅毒:
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造成先天梅毒感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胎传梅毒。由于患梅毒母亲体内中的IgG类抗体能够通过胎盘(母体获得的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在18个月后转阴),因而先天梅毒的诊断标准有所不同,即使出生后18个月内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也不能凭此确诊为先天梅毒(诊断标准参见[3])。但如果此时母亲的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则应该考虑获得性梅毒。小朋友大于18个月,检查为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也不能排除先天梅毒的可能,而如果儿童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在18个月之后由阴转阳则可以更倾向是获得性梅毒感染,而非先天梅毒。
输血传播:
当人体患有梅毒后,会存在一段相当长的血液中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的时期[5]。如果此时,不幸输注了处于这段时期内梅毒患者的血液,那小朋友也有可能感染梅毒。但在实际情况中,通过这种方式感染梅毒的可能性较小:首先,梅毒螺旋体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弱,4℃冷藏3天后血不会再传播梅毒,红细胞一般储存于4℃的时间长于三天。其次,献血员捐献的血液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安全后才会被用于临床,目前经输血传播梅毒的报道也非常少见。
其他方式:
相比上述几种传播方式,人们可能更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局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shixian.net/mdwq/8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