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的健康管理最好的物质医疗,却为何

自公元前年秦始皇确立帝制,到清末宣统帝退位,皇帝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年。在这两千多年间,产生了多名皇帝。其中,生卒年可考者约人。

有学者专门统计过这些皇帝的平均寿命。他们得出来的结论不算一致,但差得不多。有的说是39岁,有的说是39.6岁,还有的说是41岁。

总之,皇帝们的平均寿命在40岁左右,仅为历史上有年寿记录的名医、名僧平均寿命的二分之一。皇帝和名医、名僧比长命,简直弱爆了。

中国皇帝们拥有当时最好的物质条件和医疗服务,为什么普遍不能长寿呢?

▲名皇帝的年龄组分布,可以看出超过六成都活不到50岁。表格引自史泠歌《帝王的健康与政治——宋代皇帝疾病问题研究》。

01

▲明仁宗朱高炽因肥胖差点连皇帝都没得做。

物质生活条件太好,有时候反而不利于养生。皇帝们富有四海,举天下以奉一人,使他们有条件养尊处优,饮食肥甘厚味等食物,从而容易患膏粱之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富贵病”。

一般来说,肥甘厚味食物胆固醇含量高,易使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等。

史籍中记载了许多“无疾而终”者,著名医学家范行准认为古代“无疾而终”者并非“无疾”,其死因除了心脏病外,大多和脑血管疾病有关。

例如十六国时的前秦苻健、南燕慕容德、夏赫连勃勃、前凉张轨、蜀李寿、后凉吕光、北凉沮渠蒙逊等因“寝疾”去世,均有可能死于脑血管疾病。

和其他朝代相比,宋代皇帝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的群体。北宋9帝中,有4位——真宗、仁宗、英宗、神宗都患有脑血管疾病。他们脑血管疾病发作时具有若干共同特征,如言语塞涩或不语、行动不便等症状。

嘉祐八年(年)三月,54岁的宋仁宗赵祯夜里突发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后出现失语症状,急召医官开药已无济于事,仅两个时辰就去世了。

说起肥胖症,最出名的应该是南朝宋明帝刘彧。刘彧以贪吃肥胖著称,尤其喜欢吃河豚、腊肉。史载,刘彧“以蜜渍逐夷(河豚肉),一食数升,啖腊肉尝至二百脔”。这食量简直是作死的节奏。他后来肥胖到了不能行房事的地步,于是强取“诸弟姬有怀孕者入宫”,生男则杀其母,夺诸弟之子。死时不过34岁。

明仁宗朱高炽也相当肥。《明史》上说,朱高炽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总是跌跌撞撞。他虽然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但因为肥,朱棣不喜欢他,差点登不了皇位。

不过,朱高炽虽然如愿登基,也就是过把瘾就死而已,仅仅10个月后就去世了,享年47岁。

02

▲宋高宗赵构很能干,“侍婢多死者”。

“感觉身体被掏空”,很多皇帝都会发出类似感慨。

对于坐拥天下的皇帝来说,面对众多后宫佳丽,明知纵欲无益健康,明知克制情欲节制房事可以养生,但就是控制不住男性荷尔蒙分泌。

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宠臣和士开曾劝高湛及时享乐,说:“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这种“好话”,高湛执行起来毫不费力,当皇帝不过4年,就因酒色过度而死,年仅32岁。

宋哲宗赵煦少年纵欲,导致了“腰疼,便旋中下白物”,“又多滑泄”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因房事过度,身体虚弱,抵抗力降低,又加重了结核病症状,24岁便撒手人寰。

宋哲宗去世后,因无子嗣,徽宗赵佶得以即位。宋徽宗治国无能,但在纵情女色上,却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和才能。史载,宋徽宗“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积分晋级制,原来是他的发明呀。

宋钦宗即位后,“放宫女六千余人于外”。宋人据此估计徽宗时期的宫女人数“盖以万计”。

他的儿子宋高宗赵构不是随便的人,随便起来不是人。史载其“好色如父,侍婢多死者”。就是说,赵构很能干,经常干死侍婢。

这位患有严重“恐金症”的逃跑皇帝,在50多岁的时候主动禅位。结果,以退位续命,竟然活到了80岁出头,在宋代皇帝中活出了一个寿命高峰。

中国最后一个纵欲而死的皇帝,应该是年纪轻轻的同治帝。

据说,同治帝小小年龄,耽溺男宠,常常在小太监、恭亲王之子载澂、翰林院侍读王庆祺陪伴下溜出皇宫,微服冶游,整夜在南城琉璃厂、八大胡同等处一些茶园酒肆、青楼妓院、花街柳巷盘桓,狎邪淫乐。直至第二天早朝时方才鬼不知神不觉潜回宫中,以致有时召见军机大臣时还处在醉酒状态,言语失次。

同治帝19岁就英年早逝,官方公布的病情是天花,民间一直传言是梅毒。

03

▲雍正因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服食丹药,也是很多皇帝作死的方式。有些皇帝感觉身体被掏空,急需壮阳补肾;有些皇帝追求长生不老,希望实现长寿愿望。他们采取的共同方式都是炼丹吃药。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导致了很多皇帝的速死。

东晋哀帝司马丕“雅好黄老,断榖,饵长生药”,服食过多,导致中毒,很快就挂了,时年不到25岁。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则是典型的寒食散中毒,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喜怒无常,使大臣人人自危,怀恨在心。寒食散中毒虽不致道武帝于死地,却是导致他被杀的重要原因。

但要论嗑药,当属唐代和明代皇帝最疯狂。

据王永平先生统计,唐朝21帝中,迷恋金丹服饵术者至少有11帝,即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僖宗。

其中多名皇帝因此丧命。如唐太宗因服食胡僧配制的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唐穆宗李恒因方士进金石之药,吃后中毒暴亡;唐武宗李炎“重方士,颇服食修摄,亲受法箓。至是药躁,喜怒失常”,中毒身亡。

在嗑药high死这件事上,皇帝们很少吸取教训。明代21帝中,有9人服食丹药。他们嗑药的原因,除了求长生,还有治疗疾病、助淫与求嗣等。朱高炽很可能因纵欲过度得了不治之症,服用丹药想求医治,反而中毒身亡。

嘉靖帝服用丹药后,经常折磨后宫少女,以致激起宫闱叛变,差点被十几个宫女勒死。他的儿子隆庆帝更加荒唐,服用丹药后,“阳物昼夜不仆,遂不能视朝”。他们长期服食含有砒霜、水银、朱砂的丹药,最后不免纵欲而亡。

这份中毒而亡的名单,最后还迎来了一个重量级帝王——雍正帝。

来自朝鲜的史料记载,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长期不能行动。这或许是导致他常年服食丹药的原因。

总之,雍正迷恋丹药的神奇功效,却因此送了性命。他享年58岁,比起康熙、乾隆,甚至嘉庆、道光都算短命。

04

▲热衷于cosplay的乾隆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

其实,皇帝不好当,更不易活。

总体而言,相对和平稳定的朝代,皇帝们多死于疾病,如西汉、北宋、南宋;当战乱纷争、皇权旁落或者一个王朝即将终结时,皇帝们多死于非命,如魏晋南北朝、五代时期多死于各种自杀、他杀。中国多个皇帝,接近三分之一死于自杀或他杀。

只有那些觉悟高、运气好,同时帝国处于上升期的皇帝,才能长寿。比如活了69岁的康熙。

康熙曾说:“吾人年老而经事多,则自轻易不为人所诱,每见道士自夸修养得法,大言不惭。但多试几年,究竟如常人,齿落鬓白,渐至老惫。观此,凡世上之术士,俱欺游人而已矣。神仙岂降临人世哉?”

这是活得明白的过来人。

他儿子雍正不信,不到60就死了;他孙子乾隆信了,活了89岁,创下中国皇帝的最长寿纪录。

王霜、向斯:《中国帝王宫廷生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年版

杨文、裴晓敏主编:《被历史忽略的历史》,河南文艺出版社年版

史泠歌:《帝王的健康与政治——宋代皇帝疾病问题研究》,河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年

王永平:《试释唐代诸帝多饵丹药之谜》,载《历史研究》,年第4期

程志强:《明代皇帝多服丹药》,载《紫禁城》,年第4期

李国荣:《雍正与丹道》,载《清史研究》,年第2期

热文推荐

秦帝国建军大业:横扫六国之师如何炼成?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光绪之死:清宫最后的疑案迄今没有定论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

—END—

*本文为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shixian.net/mdzq/92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