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87799.html
近年来,隐性梅毒报告病例大幅增加,孕产妇梅毒报告病例也逐年上升。据WHO估计,年我国产前保健孕产妇梅毒阳性率为0.23%,最高省份可达0.97%。虽然先天梅毒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母婴间的梅毒传播仍旧不容忽视。
母婴传播几率
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于血液中,而怀孕期间母体和胎儿的血是相通的,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未经治疗的妊娠梅毒传播至胎儿的几率较高,早期梅毒传染几率大,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有研究显示,一期梅毒传染率为70%~%,二期为90%,三期梅毒为30%,早期潜伏梅毒为40%~83%,晚期潜伏梅毒为10%。值得注意的是,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2年)虽已无性传播,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
新生儿先天梅毒的诊断
典型的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可辅助临床确诊,但约60%的先天梅毒患儿出生时表现正常,三分之二的患者于出生后4-8周开始出现症状,多数在新生儿期临床症状较轻,不典型。因此目前先天梅毒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从新生儿病变部位、胎盘或脐带处发现梅毒螺旋体可诊断先天梅毒,主要方法有暗视野显微镜和核酸检测法,由于先天梅毒多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皮肤黏膜损害或组织标本较难获取,导致抗原的直接检测应用有限。
(2)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滴度是实验室诊断先天梅毒的主要判断依据。非特异性抗体可通过母体传递给胎儿,一般母传非特异性抗体在新生儿体内多在3月下降,6个月内转阴。如果新生儿体内非特异性抗体阳性且滴度达到母体的4倍,则拟诊先天梅毒。为了避免因方法自身的生物学假阳性造成误判,需要进一步做血清抗原学或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进行确认。该方法特异性可高达99%,但是敏感性较低,国外研究资料显示该方法诊断先天梅毒敏感性为4%~13%或不超过30%,国内一研究显示阳性率为22%。如果梅毒患者孕产新生儿体内非特异性抗体阴性或阳性但滴度低于母体的4倍,需要每3个月随诊检测直至18月龄。如随诊中滴度持续升高(排除生物学假阳性),或随访至18月龄时梅毒特异抗体检测仍持续阳性,可诊断先天梅毒。
(3)新生儿体内TP-IgM抗体阳性有确诊意义。TP-IgM抗体分子量较大无法通过胎盘屏障,不能由母体传递到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体内检测到梅毒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感染梅毒螺旋体的确证试验。国家卫计委推荐对梅毒患者孕产婴儿进行TP-IgM抗体检测,以尽早确诊先天梅毒,给予规范合理的治疗。
新生儿梅毒临床症状多样且多不典型,更因母传抗体的影响与干扰,其临床诊断缺乏准确性,难度较大,常延误治疗时机。结合非特异性抗体检测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敏感性,尤其TP-IgM抗体检测是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何蒙文,刘欣欣,等.梅毒与妊娠[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33(5):-.
陈玲玲,孙晓东,施辛,等.孕妇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阳性的临床处置[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32(4):-.
王千秋.先天梅毒的诊疗误区[J].皮肤与性病,,35(4):-.
袁军,田丽闪,等.例疑似先天性梅毒新生儿血清学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26(13):44-46.
王临虹,王玲,王爱玲,等.先天梅毒防治指南(二)[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1(5):-.
国家卫计委.《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年版
END检验医学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检验医学界,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