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版欧洲梅毒管理指南解读:实验室

2014 版欧洲梅毒管理指南解读:实验室

版欧洲梅毒管理指南主要分了4部份:简介、疾病筛查、疾病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两部份)和疾病管理。

梅毒简介

梅毒(syphilis)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致使的系统性疾病。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获得性梅毒(多通过性接触沾染)按感染时间分为初期梅毒(感染时间≤1年)和晚期梅毒(感染时间1年)。

初期梅毒分为一期、2期、初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分为:3期(梅毒树胶样肿、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先天性梅毒也按时间分为初期梅毒(出身后两年内)和晚期梅毒。欧洲梅毒管理指南在获得性梅毒初期和晚期的划分上与其他指南存在差异,WHO指南认定感染时间≤2年为初期梅毒,感染时间2年为晚期梅毒。

疾病筛查

梅毒常规筛查适应于以下人群:(1)孕妇,(2)献血者(含血制品捐献者)和器官捐献者,(3)高危人群;包括新近STI感染者,HIV、HBV、HCV感染者,疑似初期神经梅毒感染者,高危性行为者(MSM、性工作者、STI高危人群)(4)皮肤性病门诊和泌尿生殖门诊的救治人群。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Laboratory)

梅毒螺旋体感染(主要是性接触感染)后至硬下疳出现之间的时间为梅毒潜伏期,约天。

1.病原学检测(liidum)

病原学检测可以明确诊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暗视野显微镜镜检(DFE)、聚合酶连锁反应(PCR)、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W-S银染色法、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LP)、DNA测序等多种方法。

DFE法可直接检测硬下疳和皮损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但是方法繁琐、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假阳性和假阴性较多。

PCR法检测特别适宜于口腔等易受其他共生螺旋体污染的皮损组织,检测样本可以是组织、脑脊液、血液等。

免疫组化检测梅毒螺旋体通常采取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检出皮肤黏膜和组织中的螺旋体。

2.梅毒血清学检测(SerologicalTestsforSyphilis,STS)

梅毒血清学检测用以辅助诊断。血清学检测尚不能辨别梅毒螺旋体和其他螺旋体,因此除非病历显示患者已接受过正规的梅毒医治,任何STS阳性患者都应当接受等同于梅毒的检查和医治。

2.1非梅毒螺旋体实验(Non-treponemalTests,NTT)

NTT经常使用的有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性病研究实验室实验(VDRL)。NTT采取含有心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成份的混合抗原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机体内产生的异嗜性抗体(非螺旋体特异性抗体);为手工操作,费用低廉、操作简单,具有相对较好的灵敏度。一期梅毒出现硬下疳后天NTT可呈阳性(感染后约6周左右),未经医治的梅毒患者,NTT滴度在感染后年到达高峰,以后下降,直至晚期梅毒呈低水平阳性。3期梅毒产生自发性NTT血清学转换是极为罕见的。

NTT滴度总体上与疾病活动度有关,因此在NTT应定量报告。

2.2梅毒螺旋体实验(TreponemalTests,TT)

TT经常使用的有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实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梅毒螺旋体微血凝实验(MHA-TP)、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FTA-AB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EIA-TP)、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CIA-TP)、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免疫印迹法等。TT大多采取重组抗原检测血清中存在的螺旋体特异性抗体(IgG和IgM混合抗体)。

TT中,FTA-abs目前已弃用,其操作费时、费用昂贵、结果不容易解读。TPHA和TPPA均为手工操作,肉眼判读结果,因此易受人为因素干扰。EIA-TP和CIA-TP都可自动化检测、但是费用较高。

梅毒感染者硬下疳出现后天TT可呈阳性。

TT滴度对现症梅毒的诊断和医治没有意义,也不能用于梅毒活动度的检测和疗效评价。大多数梅毒感染者,TT呈毕生阳性。

2.3特异性TP-IgM检测

特异性TP-IgM检测有:EIA-IgM法、19S-IgM-FTA-abs法、TP-IgM免疫印迹法等,在活动性梅毒中的检测灵敏度较低,对梅毒分期和决定医治时间无意义。其主要意义在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辅助诊断和脑脊液检测。

2.4PCOT检测

POCT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初期POCT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灵敏度略低,目前一些POCT方法的灵敏度已大幅度提高、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在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测STS的医疗机构中不推荐使用POCT法用于梅毒的血清学检测。

3.初检筛查实验(PrimaryScreeningTests)

梅毒的初筛实验方案有三种(见表1):

(1)ATT。这类初筛方案首选EIA法和CIA法,有很多大型试验室选择此方案进行初筛。其优点是:可自动化、高通量,适用于无症状人群的筛查、献血者(包括血制品)和器官捐献者。

缺点是:在梅毒低流行地区阳性预测值低、存在大量假阳性。初筛TT阳性见于:已治愈的梅毒患者,未经医治的梅毒患者。在初期梅毒,由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比非特异性抗体出现更早,此方案更容易检出初期梅毒。

(2)ANTT(RPR或VDRL)。美国和部份欧洲国家也建议采取这1方案。其优点是可以定量,从而避免前带现象。缺点是只能检出活动性梅毒,且在初期梅毒的检出率不及TT法。

(3)ATT和ANTT并列联合检测。即每一名待检者同步检测TT和NTT。这1方案要求NTT必须定量检测,适宜于极初期梅毒可疑病例的筛查。

4.确证实验(ConfirmatoryTests)

任何一种初筛方案的检测结果阳性都应当进一步进行确证实验。但是TT的确证结果无论是阳性还是阴性,对医治的影响都比较小,其意义对患者咨询、知情告知更为重要。

梅毒的确证实验方案也相应的有三种:

(1)当第一种初筛方案阳性时,采取不同于初筛方法的第二种TT作为确证实验,如果确证结果阳性则追加定量NTT实验。当确证实验阳性而NTT阴性时,对初期梅毒疑似病例应进一步采取特异性TP-IgM法检测(初期梅毒疑似病例即便NTT阴性也应接受医治)。

(2)当第二种初筛方案阳性时,采取TT作为确证实验,同时如果初筛NTT未作定量,应追加定量NTT实验。

(3)采取第三种初筛方案时,只要求在NTT阴性时采取另外一TT实验作为确证实验以排除TT假阳性。

TP-IgG免疫印迹法作为确证实验时其实不优于其他TT法。

5.梅毒活动度的血清学评价和疗效监测

RPR或VDRL既可用于评价梅毒活动度也可用于监测疗效。

在医治起始应以NTT定量结果作为以后衡量疗效的基础值,医治以后第1、3、6个月定期复检,以后每6个月复检一次直至NTT转阴(或呈低水平阳性,NTT1::4)延续1年。NTT高滴度患者应保持随访视察。

6.梅毒血清学检测假阴性

所有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实验在硬下疳出现之前和硬下疳出现后的内均呈阴性。血清学检测结果不一致主要表现为:TT阳性/NTT阴性(2/3的一期梅毒)、TT阴性/NTT阳性(1/3的一期梅毒)。

已治愈的梅毒患者一定是TT阳性/NTT阴性。NTT阴性依然是目前评价梅毒治愈的最好指标。但是晚期梅毒患者经过标准化医治后仍可能呈NTT阳性。

梅毒患者出现TT假阴性极为罕见,如果出现,应斟酌实验操作出现问题。

在极初期梅毒也可见由于前带现象造成的NTT假阴性。因此在初筛实验中NTT检测应同步进行原倍血清和稀释血清的检测以避免前带现象。

以往教材中也曾提出在晚期梅毒可见NTT假阴性,目前认为这类现象也极其罕见。2期梅毒偶尔可见NTT和TT的暂时性阴性,以后检测又可恢复阳性(即所谓恶性梅毒)。无症状患者出现血清学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必须另行采样复检。

经病原学检出梅毒螺旋体的硬下疳患者,不管NTT和TT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接受医治。

7.梅毒血清学检测假阳性

梅毒血清学检测假阳性也称生物学家阳性(biologicalfalsepositive,BFP)。

生物学假阳性NTT的发生率约0..8%(也有研究显示更高),分为急性BFP-NTT(持续时间6个月)和慢性BFP-NTT持续时间6个月)。

急性BFP-NTT可见于新近免疫接种后,新近产生心肌梗塞,疟疾、肝炎、水痘、麻疹等发热性感染疾病和孕妇。慢性BFP-NTT可见于注射型吸毒,自身免疫疾病、HIV感染、麻风病、恶性肿瘤、慢性肝病、和老年人群。绝大部分BFP-NTT的滴度都小于≤1:4。

生物学假阳性TT偶尔见于自身免疫疾病、孕妇,以FTA-abs的假阳性率最高,可通过IgG免疫印迹法进行排除。

8.神经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所有STS阳性者都应当进行完全的临床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视觉系统的、听力系统的检查。

8.1腰椎穿刺前必须做眼底检查,如果存在神经系统病变还应做脑部CT。

8.2除非有明确的神经系统的、视觉系统的、听力系统的症状,初期梅毒不管HIV感染与否,都不建议做脑脊液相干检查。

8.3以下患者需做脑脊液相干检查:

(1)存在神经系统、听力、视力症状,则不管时初期还是晚期梅毒均要做CSF检查。

(2)3期梅毒,包括心脏梅毒、树胶肿,均需做CSF检查。

8.4无症状神经梅毒通常难以界定,且争议颇多。多数情况下还是有赖于脑脊液相干检查(包括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计数、脑脊液TT、脑脊液NTT)。

8.5采取BPG医治后的无症状神经梅毒绝大多数都不会发展为症状明显的神经梅毒,也考虑到腰椎穿刺本身的风险,因此对绝大多数无症状梅毒患者通常不推荐进行脑脊液相干检查。

8.6无症状患者产生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脑脊液相干检查以排除无症状神经梅毒。

(1)合并HIV感染的晚期梅毒患者出现CD4≤/mm和(或)血清NTT1:32

(2)医治失败

(3)晚期梅毒患者采取替换方案

8.7脑脊液相干检查包括:总蛋白、单核细胞计数、脑脊液TT(TPHA或TPPA)、脑脊液NTT(VDRL或RPR)。

(1)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可以是正常水平;

(2)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单核细胞计数可以是正常的,脑脊液单核细胞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疾病;

(3)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VDRL阳性率约1/3,但是在晚期梅毒,能够排除血源性污染的脑脊液VDRL阳性对神经梅毒具有较好的提示意义。初期梅毒出现脑脊液VDRL的意义尚不明了。

(4)脑脊液TT阳性不具有辅助诊断意义,脑脊液TT阴性可有排除神经梅毒。

(5)目前提出的几个指数如TPPA指数、IgG指数尚不具有实际运用价值。

8.8PCR法检测脑脊液梅毒螺旋体目前认为没有意义,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非常低。

8.9神经梅毒患者如果脑脊液检查结果异常,应在医治后6周-6个月复检脑脊液。

检验时间更多好文请长按文末









































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shixian.net/mdby/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