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梅毒筛查方法效果比较
张旭东1,刘连红1,张娟辉2,郭小元3,郭丽蓉3,余立城1,谭宏梅1,戴小敏1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A)
[作者单位]1.广州医科大学附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2.广东医科大学附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3.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东广州
[DOI]10./j.cjdv.-.
导读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由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或母婴垂直传播。近十年来,全球梅毒感染人群在逐年增加。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梅毒发病人数从年的第5位跃居第3位。目前,梅毒检测已成为临床患者、献血人员和体检人群的常规筛查项目。面对标本量的急增,临床实验室需要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梅毒测定方法,同时又需要操作简便和自动化程度高。梅毒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病原体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serologictestforsyphilis,STS)、脑脊液检查(cerebrospinalfluid,CSF)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STS为诊断梅毒的最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两类: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enerealdiseaseresearchlaboratorytest,VDRL)、血清不加热反应素试验(unheatedserumreagintest,US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plasmareagintest,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redunheatedserumtest,TRUST),其中,RPR或TRUST为临床常用检测方法。它们的主要优势是方法简单快速,价格低廉,对活动性TP的检出率较高,用于疗效监测和判断疾病复发,缺点是灵敏度底,特异性差,出现时间晚于特异性抗体,对晚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低,容易造成漏检。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主要有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reponemapallidumhaemagglutinationassay,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pallidumparticleagglutinationassay,TP-PA)、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luorescenttreponemalantibody-absorptiontest,FTA-AB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luminescencemicroparticleimmunoassay,CMIA)和梅毒抗体蛋白印记法(westernblot,WB)。ELISA和TP-PA为国内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方法,但ELISA对低抗体水平的病人容易造成漏检,对高抗体水平的病人又容易产生钩状效应假阴性。TP-PA虽然是目前临床公认的TP抗体确证方法,但其手工操作繁琐,结果依赖肉眼观察,判读标准不严且不易保留。化学发光法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已经成为国外TP检测的主要方法,而国内化学发光TP检测还处在初期阶段。本文联合CMIA法和TRUST法大规模筛检临床血清标本,其阳性标本用TP-PA法复检,同时对CMIA检测S/CO值0.50~0.99的阴性标本进行TP-PA法复检。收集CMIA和TP-PA法不一致的标本再用WB进行确证,从而探讨梅毒血清学检测TRUST法、CMIA法和TP-PA法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存在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梅毒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梅毒检测方法诊断的准确性,为梅毒筛查和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
例血清标本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MI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联合检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复检,同时对CMIA法检测S/CO值0.50~0.99的阴性血清标本也用TP-PA法复检。CMIA与TP-PA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血清标本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
结果
CMIA法联合TRUST法检出例阳性标本(4.66%),其中TRUST法阳性者例(2.05%),CMIA法阳性者例(4.52%),CMIA法(+)并TRUST法(+)者例,TP-PA法复检阳性率%。CMIA法(+)/TRUST法(-)者例,TP-PA法复检阳性率92.12%;CMIA法(-)/TRUST法(+)者34例,TP-PA法复检阳性率0。CMIA法(-)者的S/CO值0.50~0.99时TP-PA法复检阳性率23.08%,S/CO值1.00~9.99时TP-PA法复检阳性率88.14%,且S/CO值越大,TP-PA法复检阳性率越高,S/CO值≥10.00时TP-PA法复检阳性率%。WB法对61例CMIA法和TP-PA法不一致标本确证结果显示:CMIA法阳性预测值(PPV)为57.14%,TP-PA法阳性预测值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梅毒筛查检验方法的敏感性:CMIA法>TP-PA法>TRUST法。CMIA法自动化程度高,结果易保留,为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的首选方法。CMIA法检测阳性的标本需进一步作TRUST及其滴度试验,而CMIA法阴性的标本不必作TRUST试验,以避免TRUST试验假阳性结果误导临床诊疗。CMIA法检测S/CO值处于临界值附近时,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诊断,对疑似病例进行随访和复检。
关键词梅毒;实验室;诊断;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印迹法更多精彩内容参见杂志投稿作者如需查询稿件状态请直接回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网上投稿系统:pfxbxzz.paperopen.哪专治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shixian.net/mdtl/91025.html